主教筆記7|家中如何打造支持孩子動作發展的環境?

‣ 蒙特梭利說:「孩子內在有一個推動他成長的生命力,只要環境允許,他自然會發展。」
‣ 所以,重點不是「今天你該爬幾次、做哪些運動」,而是「你今天有沒有自由去探索你的身體與世界」。
‣ 活動不是大人設計的流程表,而是孩子在環境中自由選擇的探索旅程。


什麼是支持孩子發展的活動環境?

不是放上十樣教具或報名一堆感統課,而是:

關鍵元素 意義 家中怎麼做
安全空間 讓孩子安心探索、摔倒不會受傷 地墊鋪平、電線收好、銳角包邊
穩定家具 提供支撐站立、爬行過程的抓握物 矮櫃、木凳、牆邊鏡子
移動路徑 鼓勵孩子移動身體、跨越距離 拿掉不必要障礙,留下開放區域
地板生活 讓孩子用地面作為主要的操作區 避免整天高椅、彈跳椅、推車中活動

孩子不需要「被安排活動」,而是需要「有空間去活動」

1️⃣ 清出「自由爬走」的動線

不是整間家都要改裝,但你可以選一條「走廊 → 客廳」的區域,每天整理出乾淨安全路徑,讓孩子來回探索。

2️⃣ 留下「可以移動」的家具或物件

像是:小布箱、紙箱、小推車、椅子。孩子會開始推、拉、移動,這正是訓練控制力、平衡與策略思考的開始。

3️⃣ 家裡的一切都可以是發展機會

搬布、拉抽屜、打開櫃子、撿球……這些「家事活動」,往往比專門設計的遊戲,更能促進整體發展。


🚫 常見的活動誤區

錯誤做法 為什麼不建議?
一整天排滿才藝課 活動被外部主導,孩子學不到主動性
用太多聲光玩具 孩子只會等著被「刺激」,而不是自己動起來
安全設施過頭 柔墊太厚、什麼都圍起來,孩子反而無法發展真實感知能力
抱著、推著「走一走」 孩子失去身體協調與空間感的自然建構機會

蒙特梭利提醒:

「孩子不是需要更多的刺激,而是需要被允許主動出發。」

你不需要設計一整套活動流程,也不需要變成一位教練型家長,
你只需要問自己:

✅ 我的孩子現在能不能安全地爬行?
✅ 他現在想不想自己去拿那顆球?
✅ 他有空間轉身、蹲下、站起來嗎?
✅ 我有給他一點時間「什麼都不做,只是在觀察」嗎?


🌿 結語

「支持動作發展」從來都不是一件複雜的事。
不是從報名什麼開始,而是從你願不願意「留一點空白」開始。

— 清出一段空間
— 撥出一段時間
— 把手收起來、把嘴巴閉上
— 看著孩子自己,慢慢出發

這就是蒙特梭利說的「動作中的自由」,也是孩子成長的基石。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