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移動,巨大的發展:0–6個月的運動關鍵
Table of Contents
運動發展的核心概念
‣ 嬰兒的第一個動作「不是爬也不是走」,而是「自由地探索四肢與身體」
‣ 蒙特梭利認為,新生兒的每一個自發動作,都是建構大腦與身體的第一步
‣ 成長的關鍵不在於「學會了什麼技能」,而是「是否獲得充足的主動經驗」
0–6 個月階段的運動發展,不是練出能力,而是釋放潛力
月齡 | 發展重點 | 家長可以支持的方式 |
---|---|---|
0–2 個月 | 頭部穩定、手腳活動、視覺追蹤 | 每日 tummy time(趴著活動)2–3 次,自主踢腿時間 |
2–4 個月 | 肩膀活動、開始想翻身 | 提供地墊空間、讓寶寶自由左右轉頭看世界 |
4–6 個月 | 手眼協調、翻身、撐起上半身 | 擺放手抓鈴在手邊(不塞進手中)、讓孩子自己撐起來拿 |
蒙特梭利觀點:不是「讓孩子動起來」,而是「讓孩子自由動起來」
寶寶不需要我們「訓練」他們會翻身或會爬,而是需要我們「不要阻礙」他們的自然動作。
這也是為什麼蒙特梭利會強調——
「不要用限制嬰兒動作的器具(如彈跳椅、學步車、長期包巾、安撫搖籃)取代他們原本可以自己發展出來的能力。」
幫助孩子運動發展的日常做法:
1️⃣ 每日固定時間在地墊自由活動
提供一張無毒、硬度適中的活動墊,不塞玩具、不放聲光刺激,讓寶寶在上面自由觀察、扭動、探索身體。
2️⃣ 安排「可預期」的運動時間
每天固定早上與下午各有一次寶寶在活動墊上自由探索的時間(15–30 分鐘即可),寶寶會逐漸建立身體經驗。
3️⃣ 提供符合發展階段的簡單素材
像是抓握環、手抓鈴、輕柔的布巾等,放在寶寶容易靠近的地方,讓他自己決定是否要接近或觸碰。
4️⃣ 減少限制型工具使用時間
例如:避免嬰兒長時間待在汽座、推車、搖椅中。只用於必要時,其餘時間盡可能讓寶寶「貼地活動」。
父母最容易忽略的觀念:
- 孩子不是學會「翻身才會成長」,而是「探索動作的過程」才讓大腦與神經肌肉整合。
- 每一次踢腿、轉頭、抓不到東西的努力,都是孩子在建構身體圖像與運動策略。
- 成熟不是靠教出來的,是靠他自己「動出來」的。
蒙特梭利的提醒:
孩子發展得快或慢,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有沒有被允許自己探索動作的節奏?
我們給的空間,是支持,還是限制?
我們的幫忙,是協助,還是干擾?
想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動作發展與大腦連結,從「給他一張乾淨的地墊開始」就足夠了!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