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科普教育。 為什麼給與孩子「真實與自然」那麼重要。蒙特梭利認為學齡前教育的幼兒必須吸收真實與自然的事物,才能發展自制力並敏銳地觀察他所處的環境。 蒙特梭利特別強調幼兒需有機會接近大自然,教室四週的環境要有幼兒可以操作的實驗器材,讓幼兒有機會及時間去接觸大自然,進而體會它、欣賞它的和諧、它的美,吸收它的精華及奧妙。 蒙特梭利教室提供孩子真實的東西,藉由感官去打破想像。 […]…
情緒及品格教育是0-6歲時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塊,這時候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需要大人告訴他什麼是規矩,幫他立下界線,並教他認識自己的情緒,試著與情緒共處。 但這麼小的孩子要怎麼教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繪本或故事來學習,看著繪本上可愛的人物還有顏色,可以讓孩子知道故事發生時,會有什麼過程,以及會有什麼結果。 孩子可以對故事中的主角感同身受,就很容易能代入日常生活中,而有了學習模仿的對象,對於塑造正面的品 […]…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讓孩子閱讀呢?我的建議是越早越好,從孩子會坐會爬,就可以讓他們玩玩書了,這個時候不是要讓他吸收多少知識,而讓他習慣有書,書是有趣的,好玩的,讓他認識書就可以了。 因此我推薦6M以上的寶寶,可以選擇互動性高、又可以玩的書本為主,材質最好是堅固耐翻不易撕破的厚紙板手工書,禾流文創出版的《我的小小音樂大師》、《安全無毒觸覺書》、《寶貝聞聞看》透過聽覺、觸覺、嗅覺,當然還有視覺,開啟寶寶的 […]…
前幾天有個讀者告訴我,他很感念長輩幫忙照顧孩子,但是在教養上有眾多不合,尤其是講話總帶著威脅或是利誘的口吻,溝通仍然無效。 看著好好臉蛋腫一大包,我可以想像如果婆婆在場大概會說:哎呦,蚊子怎麼這麼壞,把你的臉咬成這樣。是蚊子壞壞嗎?我想不是。婆婆的話有錯嗎?當然不是。 回歸這些言語最中間的那個點,來自於關心。當我們站在「其實他只是關心孩子」這個角度,就能更柔軟的看待狀況!我的作法是不糾正長輩的說法 […]…
收到V友詢問我孩子在交友上遇到困難怎麼辦? 先來聊聊孩子需不需要朋友? 首先要判斷孩子的年紀,三歲以前的孩子是相當自我的,孩子主要跟家人(主要照顧者)產生親密依附;三歲以後的孩子則開始融入群體,會想要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所以你的孩子如果不到三歲,或是他身邊的夥伴低於三歲,無法成為好朋友是正常的事情啊 孩子在與別人交流之前,他必須先覺得自己很棒,才不會過於退怯。#請協助孩子培養好的特質 來舉個異膚 […]…
好亮目前處的還不錯,不免還是會爭吵,大多時候都能處在兩個人的平衡之中。 我認為雙寶相處最困難的是對「孩子態度相同」避免因為老大年紀大要求禮讓,也要注意從小就教導老二要尊重老大喔 手足一定會發生的問題「老大攻擊老二」 #亮亮案例 大家回想一下,你的孩子比較喜歡跟大一點的哥哥姐姐玩,還是小一點的孩子呢(不會爬的不算)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跟大的玩,因為哥哥姐姐的行為是孩子能預測的,不像嫩嬰不受控,講也講 […]…
亮亮早上做百數板的工作,不在教室教材都得手作準備,只有最基礎的一張空白格子紙,搭配1-100數字格子剪下來,再請孩子從1排到100黏起來。過程中亮亮進度很慢,我看同學都排到70了,亮亮還在30而已,老師提醒後我才發現大家都是每10一疊,而我是100灑在一起,難怪亮亮會找這麼慢(自責)下課時大部分的同學都已經排完了,亮亮還沒。 解決問題步驟 「媽咪我想要去玩一下~」『好啊,但是我們今天要排完百數板喔 […]…
「正向教養=不能生氣的謬論?」這幾天要跟孩子綁在家裡,你們猜我有可能不生氣嗎? 當然不可能嘛,我是人,跟你們一樣只是普通的媽咪~孩子長時間待在家裡,損耗耐心,生氣或是有情緒都是正常的事。#今天還沒生氣第十四天我就不確定了 今天就來解惑這個當見的迷思,掛著正向教養的名號,大家就以為正媽不可以生氣? 就像是大家常常會問我的。大V感覺脾氣好好啊~大V是不是都不會生氣呢?好像如果我生氣或是有情緒就不正向一 […]…
我承認,我是受不了孩子死背書籍的人(笑) 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需要背弟子規或是其它詩詞,直到我認識亮亮學校的其中一位老師,深談之後才暸解老師的用心!老師很在意孩子的中文程度,從小給予孩子華美的用詞,讓小小孩薰陶其中,增加中文涵養,也許孩子現在不能理解,終會成為他內在的力量。就像蒙特梭利提過的,0-6歲的孩子是不加以分別的全然吸收,透過有趣的共學共玩累積孩子的中文力! 大家還記得自己唸過的第一首唐詩嗎 […]…
📌下單連結: https://reurl.cc/A6rzve 📌活動時間:即日起~2/26 23:59 🔶點讀巧比思考力遊戲組:https://reurl.cc/d13LkD 🔶寶寶生活好習慣套組 :https://reurl.cc/r3qrqZ 🔶初階英文巧虎:https://reurl.cc/r3qrOk 🔶進階英文巧虎:https://reurl.cc/eG2L2b 🔶注音巧虎:htt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