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臻老師在蒙芽 | 處理分離焦慮 | 讓孩子快樂上學

最近媽媽們應該陸續都在為即將上學的孩子找好學校了吧?外在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接下來就是處理孩子柔軟的心「分離焦慮」。

孩子上學對他來說是人生中的大事,他要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境、離開主要照顧者,也是第一次獨自在全然陌生的環境學習獨立,講到這邊會不會有媽媽已經開始擔心到開始落淚了呢?

通常在剛開學時,常常看到幼兒哭哭啼啼的吵著不要上學,非得在校門口十八相送還送不進去,最後媽媽甚至心軟覺得還是在家多待幾年好了,這樣到底是不是分離焦慮?而這樣的狀況會持續多久才會緩解呢?

區分「分離焦慮」和「分離焦慮症」

臺大醫院臨床心理師鄭安安分享,「分離焦慮」是一般幼兒情緒發展過程的正常現象,多數寶寶和主要照顧者會形成特定的依附關係,大約七到九個月左右,寶寶和主要照顧者分開時會哭鬧抗議,因為寶寶會害怕、擔心平時持續照顧他的「重要他人」會消失不見,也就是分離焦慮的開始。哭鬧抗議的反應可能會讓照顧者和寶寶之間出現緊張、不舒服的感覺,但這意味著寶寶在認知及社會情緒能力的發展里程碑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包括他能和主要照顧者形成信任的依附關係,開始具備物體恆存概念,也就是了解物體雖然看不見,但依舊存在。分離焦慮大約在一歲至一歲半左右達到高峰,隨著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成熟,以及穩定的依附關係帶來的信心與安全感,兩歲到三歲大左右,孩子能夠相信照顧者短暫離開仍會再回來,分離焦慮通常會逐漸開始下降,孩子也越來越能獨立去探索環境。

當孩子已經到了可以上學的年紀,過度強烈的分離焦慮通常比較少見。觀察孩子在實際面對或想像分離情境時,會不斷出現強烈過度的焦慮、害怕等情緒,像是激烈哭泣至嘔吐、自傷或傷人,頻繁抱怨身體不適,拒絕參與各項日常活動,例如不想上學、不願自己睡覺、不想和其他孩子玩,尤其三歲以後仍然如此,持續時間達四週以上,並且明顯干擾到日常生活的參與,就需要尋求專業人員評估是否有「分離焦慮症」診斷的可能。

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1.照顧者的心態調整

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的階段,照顧者同樣也可能有分離焦慮的表現,像是與孩子分離時,照顧者可能覺得不捨,擔心孩子會受傷、哭鬧或有情緒反應,此時照顧者如果過度焦慮,敏感的孩子可能會感受到照顧者的緊張不安,進而變得倚賴、不敢獨自探索。

此外,若照顧者過於保護,可能會減少孩子嘗試探索、學習適應、與人互動的機會,他會以為待在照顧者身邊才是安全的。因此,照顧者的心態調整就很重要,無論是離開或重逢時,要保持平穩情緒,適度地放手、支持孩子獨立。

2.給予足夠安全感

給予孩子足夠安全感,也能有效減緩分離焦慮的情緒,常見孩子在剛開始探索環境時,會往前走幾步或玩一會兒,又不安地回頭確認照顧者是否還在,或者尋求照顧者擁抱,此時藉由照顧者適時的安撫,能夠協助孩子累積足夠的安全感,使孩子日後更有自信地面對分離、探索環境。

安撫孩子情緒的方式,也能透過與孩子短暫分離時,持續以溫柔語氣和孩子說話,讓孩子知道照顧者還在身邊,使孩子比較安心,並且也能從中建立「物體恆存」的概念,此外,幼兒在學習調適環境的過程中,照顧者可以幫孩子帶著熟悉或喜愛的物品,滿足安全感,協助孩子安撫自身情緒。

3.循序漸進地練習

無論將孩子交給保母照顧或是送去幼稚園,分離的那一刻總是很煎熬,協助孩子練習獨立、減緩分離焦慮,可掌握循序漸進的重要原則,照顧者可以先溫和地帶領孩子接近和嘗試新事物,避免馬上強迫分離。

例如:若要交由保母照顧,第一步,主要照顧者可以請保母到家中,先與孩子互相熟悉,與孩子玩遊戲,讓孩子有開心的經驗;第二步,照顧者偕同孩子一起到保母家,慢慢試著交由保母照顧,但照顧者仍然在旁陪同;第三步,照顧者可以先暫時離開一陣子,之後再把離開的時間拉長,讓孩子一步步在微小的變動幅度下逐漸習慣、體會愉悅的探索或互動經驗,促使孩子有成功的分離經驗,日後面對分離也較能夠適應。

雖然剛開始孩子可能會哭,但是經過反覆的練習,就會逐漸習慣,另外,照顧者去接孩子時,也可以適時鼓勵孩子,像是對孩子說:「媽媽(照顧者)剛剛不在這邊,你也玩得很開心啊!很棒喔!」幫助孩子增加自信心。

4.生活技能的學習

許多孩子之所以會不喜歡上學,往往不只是因為與媽媽分離,而是因為上學代表著很多挫折及壓力。上幼稚園之前可能父母覺得孩子太小,因此生活大小事都是父母幫孩子全部打理好,上幼稚園之後要自己穿襪子及鞋子、整理物品,還有上廁所、洗手等的衛生習慣,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及的生活技能,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練習,如果什麼都不會,孩子很可能因為挫折及壓力而更討厭上學,因此,父母開始讓孩子慢慢學著練習這些生活技能吧!

5.提早為進入幼稚園做準備

(1) 和孩子一起購買入園物品

帶著孩子一起購買進入幼稚園需要用到的東西,除了可以協助孩子增加入園的準備度,也能引發孩子上學的好奇心。

(2)循序漸進地增加團體活動

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目前的家庭大多只有1或2個孩子,因此孩子從小與其他孩子一起活動的頻率偏低,不妨在進入幼稚園之前就先從親子課程開始,坊間有許多免費的親子課程、親子共讀活動,先帶孩子從人數較少的小團體開始進行,等孩子比較適應,再慢慢擴展到人數較多的大團體,讓孩子感受到與其他孩子在一起互動時的開心、快樂,以及觀察學習其他孩子的互動方式,也可以減少孩子初次入園的分離焦慮。

(3)規律的生活作息

雖然每個幼稚園的課程活動不同,但是晨間活動、午餐、午睡及點心時間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媽咪能在孩子入園之前就先幫孩子建立生活作息,其實也是協助孩子更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4)帶著孩子認識新環境與老師

許多孩子是到幼稚園的第一天才看到老師,可以想像到時孩子分離焦慮的強度會很強烈~可以先讓孩子知道從家裡到幼稚園的路線,如果可以的話,事先帶著孩子到幼稚園參訪,了解幼稚園的設施環境及人事物,也能協助減少分離焦慮的產生。

6.預告的重要性

除了初次入學的分離焦慮,其實星期一症候群、放長假後的第一天上學也是孩子分離焦慮很高的時候,預告可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降低不安的感覺。例如:拿著日曆跟孩子說:「這一天開始上學,你可以認識新朋友,還有學到好多新東西。」「你看看時鐘短針指到4,長針指到0,媽咪下午四點就會準時來接你,我保證會做到喔!」一旦向孩子預告了時間,家長就真的要做到,若有突發狀況也要跟孩子說,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7.溫暖而堅定地離開

父母到了幼稚園,千萬別因為孩子大哭就用負面語言說:「這有什麼好哭的!」、「你再這樣大哭,媽咪不愛你了。」或是說:「你看大家都看著你,羞羞臉!」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對幼稚園這個環境更焦慮、沒有安全感,也加深了被遺棄的感覺。

家長可以同理孩子的感受,「今天是你第一天上學,你很緊張,要跟媽咪分開,會害怕。」「媽咪有感受到你的害怕,如果是媽咪第一天上學也會跟你一樣害怕。」接著說,「你看看幼稚園裡面,媽咪之前有跟你說過、帶你來看過,裡面有好多小朋友,還有好多玩具,你聽老師說故事、玩玩具、睡午覺、吃點心,媽咪會準時來接你。」在說的過程中,媽咪蹲著靠近孩子、注視孩子的眼神,以平穩的語氣和緩地說,孩子會更安心。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崩潰大哭,心有不忍而對孩子說:「可憐的小寶貝..」於是家長不忍離開,或是直接離開幼稚園而返家,孩子會學習到透過哭、耍賴等行為是有用的,如此一來就更難讓孩子進入幼稚園的環境。家長要好好地跟孩子說再見,「媽咪下午四點就會準時來接你。」該離開還是要離開,但別忘了給予一個溫暖的抱抱,好好地說再見。

8.持續的正面鼓勵與陪伴

當孩子從幼稚園回家之後,可以多做一些親子互動,除了減少因親子疏離而產生更嚴重的分離焦慮之外,也能透過好好地陪伴,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及安全感。每次孩子有進步,家長別忘了給予正面鼓勵:「媽咪看見你今天主動找同學一起玩,我有看到你的改變喔!」

也不要忘了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家中長輩,很多時候都是長輩在旁邊看了捨不得,勸說讓孩子繼續待在家裡吧,請用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告訴長輩,「孩子可以做得很好,我們要一起陪他堅持下去。」

國內研究,初次進入幼稚園孩子的分離焦慮行為,發現有半數的孩子在幼稚園出現30分鐘左右的外顯焦慮行為,三成的孩子分離焦慮在入園後一周就會逐漸降低,大約有七成的孩子在與家人分離時,透過幼教老師的安撫、同學陪伴及玩遊戲就能暫時停止分離焦慮。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家長們比較放心,讓孩子循序漸進地進入幼稚園,好好地學習與成長。

文章參考來源

1.大V生活 該如何面對上學這件事

2.台大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鄭安安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904/child_2.html

 

3.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陳韻如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3212

4.嚴重幼兒分離焦慮 3 》當孩子分離焦慮 家長謹記 7 重點漸進練習、分離前 4NG 行為不要做 – Heho親子
https://kids.heho.com.tw/archives/160065?utm_source=afterpost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